历史小说 女频言情 洪荒:开局忽悠祖巫后土,以身合山!:宁无缺帝江番外笔趣阁

本书作者

孤寂的夜

    男女主角分别是宁无缺帝江的女频言情小说《洪荒:开局忽悠祖巫后土,以身合山!:宁无缺帝江番外笔趣阁》,由网络作家“孤寂的夜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很快,她也来到了缥缈观前。观门紧闭,看不清里面的景象。女娲站在观门前,犹豫了片刻,最终还是伸出手,轻轻地敲了敲门。“咚咚咚......”敲门声,在寂静的山谷中,显得格外清晰。女娲敲完门之后,便静静地站在那里,等待着宁无缺的回应。她心里既有些紧张,又有些期待。她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但她知道自己必须面对。缥缈观内,宁无缺正在回味着方才与后土的对话。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。这敲门声,与之前后土的敲门声,截然不同。他眉头微皱,心中暗自思忖:“会是谁呢?”他放下手中的茶杯,缓缓起身,神识向观门外探去。只见观门外,站着一位女子。这女子,身穿一袭白色长裙,身材婀娜,气质出尘。她容貌绝美,肌肤胜雪,眉目如画,宛若一位从画中走出来的仙子。她就站在那里...

章节试读

很快,她也来到了缥缈观前。
观门紧闭,看不清里面的景象。
女娲站在观门前,犹豫了片刻,最终还是伸出手,轻轻地敲了敲门。
“咚咚咚......”
敲门声,在寂静的山谷中,显得格外清晰。
女娲敲完门之后,便静静地站在那里,等待着宁无缺的回应。
她心里既有些紧张,又有些期待。
她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
但她知道自己必须面对。
缥缈观内,宁无缺正在回味着方才与后土的对话。
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。
这敲门声,与之前后土的敲门声,截然不同。
他眉头微皱,心中暗自思忖:“会是谁呢?”
他放下手中的茶杯,缓缓起身,神识向观门外探去。
只见观门外,站着一位女子。
这女子,身穿一袭白色长裙,身材婀娜,气质出尘。
她容貌绝美,肌肤胜雪,眉目如画,宛若一位从画中走出来的仙子。
她就站在那里,静静地等待着。
宛若一朵盛开的雪莲,清丽脱俗,不染纤尘。
宁无缺看到这女子,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惊艳之色。
他不得不承认,这女子,是他来到洪荒之后,所见过的最为美丽的女子。
即便是后土,与她相比,也略逊一筹。
不过,宁无缺毕竟不是寻常之人。
他很快便收敛了心神,恢复了平静。
宁无缺虽然心中疑惑,但并没有失了礼数。
毕竟他现在可是神秘莫测的高人,该有的气质还是要有的。
他缓缓走到观门前。
“吱呀”一声,观门缓缓打开,露出了宁无缺的身影。
宁无缺看着门外的女子,微微一笑,问道:“不知这位道友,来我缥缈观,有何贵干?”
女娲看着眼前的宁无缺,心中不禁一震。
她原本以为,宁无缺会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,或者是一位威严霸气的中年男子。
但她没想到,宁无缺竟然如此年轻,如此俊朗!
他站在那里,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,让人如沐春风。
更让女娲在意的是,在看到宁无缺的第一眼,她竟然感受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吸引力。
这吸引力并非源自男女之间的那种情愫,而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,无法言喻的亲近感。
好像自己跟这个人,上辈子,上上辈子就已经认识了一样。
这感觉让女娲很困惑。
她不明白,自己为何会对一个素未谋面的男子,产生这种感觉。
难道说,自己与他之间,有着某种特殊的缘分?
她强压下心中的震惊与疑惑,脸上露出了一个礼貌的笑容,说道:“道友有礼了,贫道西王母,途经此地,见此处风景秀丽,灵气氤氲,便想进来讨杯茶喝,不知是否打扰了道友清修?”
女娲并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。
毕竟,她与宁无缺之间,还算是陌生人。
她需要先试探一下宁无缺的态度,再决定是否要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。
宁无缺面含春风,笑道:“原来是西王母道友,幸会幸会。”
他侧身让开,做了一个请的手势:“道友请进,寒舍简陋,还望道友不要嫌弃。”
女娲见宁无缺如此客气,心中也稍稍松了一口气。
她迈步走进了缥缈观,四下打量了一番。
只见这缥缈观内,布置得十分简朴。
在石桌上,还摆放着一个茶壶,几个茶杯。
宁无缺走到石桌旁,示意女娲坐下,然后提起茶壶,为女娲倒了一杯茶。
宁无缺将那杯中茶水轻轻推至女娲面前,茶水澄澈,倒映着山谷间流转的云雾,似真似幻。
“西王母道友平日里统御洪荒女仙,想必事务繁忙,日理万机,今日怎有闲暇,光临我这偏僻简陋的缥缈观?”
女娲端起茶杯,轻轻地吹了吹,并没有急着喝。
她抬眸看向宁无缺,那双清澈如秋水的眸子里,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。
朱唇轻启,声音如山间清泉般悦耳:“道友说笑了。虽说贫道蒙鸿钧道祖厚爱,执掌洪荒女仙之首,看似风光无限,实则如履薄冰,战战兢兢。”
她顿了顿,放下茶杯,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,继续说道:“洪荒世界,强者为尊,弱肉强食,乃是不变的法则。
贫道虽有虚名,但修为终究有限,在这浩瀚洪荒之中,不过是沧海一粟。
更何况,这‘女仙之首’的名头,看似荣耀,实则将贫道置于风口浪尖,无异于架在火上烤,稍有不慎,便会万劫不复。
如今这洪荒,多少双眼睛盯着,孤家寡人一个,想要在这洪荒立足,谈何容易啊......”
女娲虽是假扮西王母,但此番言语,却也并非全然虚假。
她心中,确实有着类似的困惑与不安。
明明自己的修为,远在西王母之上,跟脚也并不逊色于她。
可为何,鸿钧道祖偏偏选中了西王母,执掌洪荒女仙,而自己,却只能屈居其后?
难道仅仅因为,西王母是先天阴气所化,更适合统御女仙?
可这洪荒世界,从来不是以阴阳论英雄,而是以实力定乾坤!
自己的造化法则,玄妙无穷,难道还比不上西王母的素色云界旗?
女娲心中,翻涌着各种念头,思绪万千。
她不甘心,却又无可奈何。
鸿钧道祖的安排,她无法违抗,也不敢违抗。
更让女娲担忧的是,那东王公,自从得了鸿钧道祖敕封,自诩为“男仙之首”,便日益嚣张跋扈,目中无人。
他广收门徒,扩张势力,大有与妖族分庭抗礼之势。
这东王公,野心勃勃,志在天下。
他若是真的成了气候,恐怕第一个要对付的,便是妖族。
毕竟,妖族乃是洪荒第一大族,气运鼎盛,资源丰富,是任何一个有野心的势力,都无法忽视的存在。
而自己,身为妖族娲皇,自然不能坐视不理。
可是,以自己目前的实力,想要对抗东王公,恐怕还力有不逮。
更何况,那东王公背后,还有鸿钧道祖的影子,更是让人投鼠忌器。
如今,巫族崛起,势不可挡。
若是能够与巫族联手,或许能够制衡东王公,为妖族争取一线生机。
可是巫族与妖族之间,积怨已久,想要化解,谈何容易?

与东皇太一有着相同疑问的,还有那高居九重天外,三十三天之上,紫霄宫中的道祖鸿钧。
紫霄宫内,云雾缭绕,仙气氤氲。
鸿钧端坐于蒲团之上,双目紧闭,周身散发着玄妙莫测的道韵。
他身着一袭朴素的道袍,却难掩其超凡脱俗的气质,仿佛与整个天地融为一体,掌控着世间万物的运行。
突然,鸿钧的眉头微微皱起,他缓缓睁开双眼,眼中似有星河流转,洞察世间一切。
他的目光穿透虚空,落在了不周山的方向。
“奇怪......”
鸿钧心中暗自思忖:“巫族向来只知征战杀伐,不修元神,不悟天道,怎会突然如此大动干戈?莫非......是受了什么刺激?”
他掐指一算,却发现天机一片混沌,竟无法推演出巫族的真正意图。
这让他心中更加疑惑。
要知道,自他证道成圣以来,洪荒之中,已极少有事情能够瞒过他的推演。
而巫族此番举动,却如同一团迷雾,让他看不清,摸不透。
鸿钧的脑海中,不禁浮现出自己在紫霄宫中讲道的情景。
那一日,他高坐云台,为洪荒众生讲解大道至理。
三千大道,八百旁门,他无不娓娓道来,深入浅出。
然而,当他讲到精妙之处时,却发现十二祖巫一个个面露茫然之色,显然是听不懂他所讲的玄妙道法。
毕竟,巫族只修肉身,不修元神,对于这等涉及天道本源的奥秘,自然是难以理解。
“莫非......”
鸿钧心中一动,一个念头浮现在他的脑海:“莫非是贫道讲道之时,言语过于深奥,让这些巫族蛮子心生不满,以至于恼羞成怒,这才做出如此反常的举动?”
想到这里,鸿钧不禁有些自责。
他证道成圣之后,自诩为天道代言人,高高在上,俯视众生。
却忽略了不同生灵之间的差异,以及他们对于大道的不同理解。
“唉......”
鸿钧轻叹一声:“看来,贫道还是有些过于自负了。”
他意识到,自己虽然证道成圣,但距离真正掌控洪荒天地,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圣人,并非无所不能,亦有不足之处。
“证道成圣之后,贫道的心态,确实有些过于自傲了。”
鸿钧在心中默默地反思着:“总以为自己已经站在了洪荒之巅,可以俯视一切,却忽略了一些细微之处。”
“巫族虽然不修元神,但他们毕竟是盘古精血所化,拥有着强大的力量。若是将他们逼得太紧,难保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。”
“看来,贫道日后行事,还需更加谨慎,更加周全才是。”
鸿钧心中暗自警醒,他决定,要好好观察一下巫族的动向,看看他们究竟想做什么。
同时,他也在反思自己,在传道授业方面,是否可以做出一些改变,以便让更多的生灵,能够理解他所讲的大道。
毕竟,他的目标是教化众生。
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身的强大,而忽略了其他生灵的感受。
......
在洪荒众多魔神的各种不同态度下,巫族丝毫不在乎,依旧按部就班地清理着不周山周围的洪荒生灵。
其中,最多的便是妖族。
毕竟,不周山乃是洪荒世界的中心,也是天地灵气最为浓郁的地方,自然吸引了无数的生灵前来栖息。
而妖族,作为洪荒世界中的一大强族,自然也占据了不周山上的不少地盘。
不过相对于整个不周山来说,这部分的地盘也不算太大。
但巫族的行动无疑还是触动了妖族的利益。
不过此时的帝俊和太一,却正忙着吸收鸿钧在紫霄宫中所讲的道法。
根本没空搭理这些小喽啰。
更何况,不周山名义上也算是巫族的地盘。
却说这不周山上,妖族势力虽不强盛,却也并非全然无人。
女娲与伏羲,这两位先天神圣,便在此处开辟道场,潜心修行。
只因这不周山,乃是盘古脊梁所化,蕴含着无尽的造化之机与先天灵韵。
更兼此处,乃是洪荒世界的中心,天地交汇之处,最易感悟天道,参悟造化。
因此,女娲与伏羲,便选择在此处落脚,以求更进一步。
此刻,不周山中部,一座灵峰之上,云雾缭绕,仙鹤飞舞。
灵峰之巅,有一座洞府,名曰“娲皇宫”。
洞府之内,陈设简洁,却不失雅致。
正中央,摆放着一张云床,云床之上,盘膝坐着一位女子。
她身着一袭彩衣,容貌绝美,气质出尘。
这便是女娲。
女娲身旁,站着一位男子。
这男子,身着一袭青衣,剑眉星目,气宇轩昂,是伏羲。
此刻,女娲秀眉微蹙,脸上露出了一丝疑惑之色。
她望着不周山下,那喊杀震天,血流成河的景象,心里很是不安。
女娲与伏羲虽在不周山中修行,但对山中之事,并非一无所知。
他们早已知晓,巫族与妖族乃是世仇,彼此之间,征战不断。
然而,往常巫族的征战,虽也凶残,却从未像今日这般,如此大动干戈,近乎疯狂。
更让女娲感到奇怪的是,她隐约察觉到,巫族战士的气息,似乎与往日有所不同。
往日里,巫族战士,虽也勇猛,却带着一股蛮荒之气,杀伐果决,从不留情。
而今日,这些巫族战士,却好像是多了一丝......纪律?
是的,就是纪律!
女娲甚至看到,有些巫族战士,竟然接受了妖族的投降!
这在以往,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。
巫族向来以妖族为食,视妖族为血食。
他们之间的仇恨,早已深入骨髓,根本不可能化解。
可今日,巫族竟然接受了妖族的投降?
这实在是太反常了!
女娲心中疑惑重重。
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,但又说不上来。
这种感觉让她更是一阵心烦意乱。
莫名的不安在心头逐渐蔓延。
而这种不安并非空穴来风。
毕竟是先天神圣,对于危险的预知还是非常敏锐的。
只是因为天机混乱,圣人之下,几乎很难推算出什么东西。
她看向身旁的伏羲,轻声问道:“兄长,你可曾察觉到,巫族......似乎有些不对劲?”
伏羲闻言,点了点头。
他自然也注意到了巫族的异常。

又或者说,鸿钧根本就没有将真正的大道传授给众生?
女娲不敢继续深想下去。
鸿钧乃是圣人,是洪荒之中至高无上的存在。
他的威严不容置疑。
她若是继续质疑鸿钧的大道,恐怕会引来灭顶之灾。
但无论如何,女娲心中已经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。
她决定,一定要将巫族变化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。
她要找到那个改变巫族,传授他们如此强大功法的人!
这个幕后之人,究竟为何要帮助巫族?他的目的又是什么?
虽然还不是很清楚,但她始终有一种预感,这个幕后之人,将会给洪荒世界带来一场巨大的风暴。
而这场风暴,甚至可能会颠覆整个洪荒的格局!
她收敛心神,将心中的震撼与疑惑暂时压下。
当务之急,是要先找到那个幕后之人。
只要找到这个人,一切的谜团都将迎刃而解。
时光荏苒,转眼间,百年已过。
这百年间,女娲几乎走遍了巫族的每一个部落。
她亲眼目睹了巫族的崛起,看到了他们身上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巫族不仅修炼了那种能够吸收大地浊气的奇异功法,他们的内部结构,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。
原本一盘散沙的巫族,如今变得更加团结,更加有凝聚力。
他们之间的争斗也减少了许多。
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同仇敌忾,一致对外的氛围。
这种变化让女娲感到越发不安。
巫族的变化,绝不仅仅是修炼了一种新的功法那么简单。
很快,女娲将目光锁定在了十二祖巫身上。
祖巫,乃是巫族之中最为强大的存在。
他们是盘古精血所化,天生便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。
他们是巫族的领袖,是巫族的精神支柱。
在十二祖巫之中,又以帝江为首。
帝江,空间祖巫,掌控空间法则,乃是巫族之中实力最强者。
他也是巫族名义上的最高领袖。
但女娲却发现,如今的巫族,似乎并非完全由帝江掌控。
她敏锐地察觉到,在十二祖巫之中,有一位祖巫,正在逐渐崛起。
她的威望甚至已经超越了帝江。
这位祖巫,便是后土!
后土,土之祖巫,掌控大地法则。
她是十二祖巫之中,唯一的女性祖巫。
女娲之所以将目光锁定在后土身上,并非毫无缘由。
后土所掌控的乃是大地法则。
而巫族所修炼的那种奇异功法,正是吸收大地浊气来提升实力。
其中,很难说没有后土的影子。
在十二祖巫之中,后土的实力似乎增长得最为迅速。
许多巫族战士,都对后土表现出了极大的尊敬。
甚至,女娲还隐隐听说,有一些巫族部落,已经在私底下议论,要推举后土为巫族的最高领袖,取代帝江的位置。
虽然这些议论,还只是在私底下进行,并没有公开化。
但女娲相信,这绝非空穴来风。
以帝江的性格,断然不会容忍有人挑战他的权威。
但他却对这些议论,表现出了一种默许的态度。
这说明什么?
说明帝江也认可了后土的实力,认可了后土的领导能力。
甚至,他已经做好了让出最高领袖之位的准备!
这一切的一切,都让女娲确信,后土便是那个改变巫族,传授他们奇异功法的幕后之人。
她觉得,后土定然是寻到了盘古大神遗留的传承。
只有盘古大神的传承,才能解释巫族为何能够吸收大地浊气,才能解释巫族为何能够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。
想到这里,女娲对后土也越发重视起来。
在洪荒之中,能够与女娲争锋的女修,屈指可数。
许多洪荒生灵将女娲与后土并列,认为她们二人乃是洪荒之中,最为出色的两位女修。
其实,这也不仅仅是因为女娲与后土都是难得的女性强者,更重要的原因在于,她们都与“造化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女娲,精通造化之道,能抟土造人,创造生命。
后土,身化轮回,补全天地,功德无量。
她们二人,都对洪荒世界的发展,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她们的功绩,足以与任何一位洪荒大能相媲美。
至于那所谓的西王母,女娲根本就没有将她放在眼里。
西王母,虽然也是先天神圣,跟脚不凡。
但她所修的,乃是太阴之道。
太阴之道,至阴至柔,与女娲的造化之道,后土的大地之道,完全不同。
西王母的实力,虽然也不弱,但与女娲和后土相比,还是差了许多。
她甚至连与女娲和后土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。
在女娲看来,西王母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罢了。
她根本就不配成为自己的对手。
而现在,那个唯一能与她比肩的后土,竟然得到了盘古大神的传承,让巫族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。
这让女娲尝到了压力的滋味。
正当女娲沉思之际,忽见一道身影,裹挟着厚重的大地气息,从后土部落深处那座最为巍峨的宫殿中匆匆而出。
那身影速度极快,带起一阵狂风,卷起漫天尘土,眨眼间便消失在了部落的边缘。
女娲心头一凛,凝神望去,那身影虽然被浓郁的土黄色光芒笼罩,但她还是一眼便认出,那正是祖巫后土!
“她这是要去哪里?”
女娲心中疑惑顿生。
后土身为祖巫,平日里深居简出,极少离开自己的部落。
如今却这般行色匆匆,显然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。
女娲心思电转,瞬间便做出了决定。
她身形一晃,化作一道几不可察的流光,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。
她将自身的气息完全隐匿起来,没有泄露出一丝一毫。
以她的神通,只要不是圣人亲临,绝难发现她的踪迹。
后土一路疾驰,速度快得惊人。
她周身土黄色光芒闪烁,宛若一颗流星,划破长空。
女娲紧随其后,不敢有丝毫大意。
她心中隐隐有一种预感,后土此行,很可能与巫族的变化有关。
不知过了多久,后土终于停了下来。
女娲定睛一看,发现此处竟是一处幽静的山谷。

混沌初开,清浊始分,鸿蒙紫气演化万千。
自紫霄宫三千客散去,洪荒大地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与躁动。
对于十二祖巫之一的后土而言,这份喧嚣却难掩她心中的烦闷。
道祖鸿钧讲道,玄妙精深,如醍醐灌顶,令她对大道的理解更上一层楼。
然令她耿耿于怀的是,鸿钧老祖并未细讲大罗金仙之后的修行之路。
可对于追求大道极致的后土而言,这远远不够。
祖巫之身,虽得盘古父神精血,天生强横,却难悟天道,只能以力证道。
这条路,注定比寻常修道者更为艰难,更何况,还有那与巫族争夺天地气运的妖族,时刻如芒刺在背。
妖族有帝俊、太一两位绝世强者,皆有大神通,更兼周天星斗大阵,威力无穷。
倘若妖族率先突破大罗金仙的桎梏,寻得更上层楼的修行之法,那对于巫族而言,无异于灭顶之灾。
念及此处,后土秀眉紧蹙,绝美的脸上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。
她立于不周山腰,眺望远方。
不周山乃是盘古父神的脊梁所化,撑天拄地,巍峨雄壮,是巫族心中的圣地。
可如今,这圣地也无法给予她片刻的安宁。
“唉......”
一声轻叹,融入风中,飘散开来。
后土的身影,带着几分落寞,缓缓向着不周山下走去。
漫无目的地走着,不知不觉间,后土已远离了巫族聚居的核心区域。
周围的景象,也从熟悉的苍莽山林,逐渐变得有些陌生起来。
忽然,后土的脚步停了下来。 她那双蕴含着大地厚重气息的眸子,微微眯起,射出两道锐利的光芒。
在她的视线尽头,一座小山拔地而起。
这山并不高,与不周山相比,简直如土丘一般。
就是这样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山,却吸引了后土全部的注意力。
在这座小山上,多了一座道观。
一座小小的,毫不起眼的道观。
可就是这座道观,却让后土心头巨震。
以她祖巫之身竟然看不透这座道观!
整个洪荒大地,除了道祖鸿钧的紫霄宫,以及那几处先天禁地,还从未有什么地方是她后土看不透的。
这道观,究竟是何方神圣所建?
后土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警惕。
她没有贸然靠近,而是释放出神识,小心翼翼地向着道观探去。
然而她的神识刚一接触到道观周围,便如泥牛入海,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
“这......”
后土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。 能够如此轻易地吞噬她的神识,这道观的主人,实力绝对远在她之上!
后土强压下心中的震惊,缓缓向着道观走去。
她小心翼翼,将自身的气息收敛到极致,以免惊动了道观的主人。
终于,她来到了道观的门前。
这是一座极其简朴的道观,青砖灰瓦,甚至连一丝灵气波动都没有。
如果不是亲眼所见,后土绝对不会相信,这样一座普通的道观,竟然能够拥有如此恐怖的防御力。
然而,当后土的目光落在道观大门两侧的对联上时,她的瞳孔猛地收缩,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只见左侧的对联上书:
“高卧九重云,蒲团了道真。”
右侧的对联上书:
“外有乾坤,壶中日月长。”
这两幅对联,字迹古朴,笔走龙蛇,蕴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道韵。
仅仅是看着这些字,后土便感觉自己的心神仿佛被吸入了一个浩瀚无垠的世界,看到了日月星辰的运转,感受到了天地万物的生灭。
“高卧九重云......蒲团了道真......”后土喃喃自语,眼中闪烁着震撼的光芒。
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?
九重云之上,那是何等逍遥自在?
蒲团之上,又是如何参悟大道真谛?
“外有乾坤......壶中日月长......”后土的目光又落在了右侧的对联上。
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神通?
乾坤之外,还有乾坤?壶中日月,又是何等玄妙?
那两幅对联,如两道闪电,劈开了她心中的迷雾,让她看到了更高层次的风景。
自己不能错过这次机缘。 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,她也要去闯一闯。
后土缓步走到道观门前,整理了一下衣衫,深吸一口气,轻轻地叩响了那扇古朴的木门。
“咚...... 咚...... 咚......”
敲门声并不响亮,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,仿佛与这方天地产生了共鸣。
道观内,一方小小的院落,干净整洁,一棵老槐树静静地矗立在院中,枝繁叶茂,洒下一片阴凉。
树下,一张石桌,两张石凳,一个年轻人正悠闲地坐在那里,品着茶,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。
这便是道观的主人宁无缺。
他并非洪荒原住民,而是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。
系统开局便赠送了这座道观。
宁无缺已经通过系统,感知到了后土的到来,以及她在道观外的徘徊和犹豫。
“看来,系统赠送的道观,效果还真不错。”
“吱呀......”
一声轻响,道观的木门缓缓打开。
后土迈步走了进来。
她的目光缓缓扫过整个院落。院落的布置,极为简单,却处处透露着一种返璞归真的意境。
那棵老槐树,似乎已经生长了无数岁月,每一片叶子都蕴含着生命的律动。
然后,她的目光,落在了宁无缺的身上。
那一瞬间,后土的心神微微一震。
宁无缺的外貌,算不上惊艳,但却给人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感觉。
他穿着一身素白的道袍,黑发随意地披散在肩头,眉目清朗,眼神深邃,仿佛蕴含着星辰大海。
他坐在那里,明明没有任何气势外露,却仿佛与整个天地融为一体,成为了这方天地的中心。
后土看不透宁无缺。
以她祖巫之身,竟然看不透一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!
这只有一个解释,那就是,宁无缺的修为,远在她之上!
后土心中,对宁无缺的敬畏,又加深了几分。她不敢有丝毫的怠慢,连忙上前一步,恭敬地行了一礼:“不周山巫族后土,见过道长。”
她的声音,清脆悦耳,如山间清泉,叮咚流淌。
宁无缺微微一笑,伸手示意道:“后土祖巫不必多礼,请坐。”
后土依言在宁无缺的对面坐下。
宁无缺拿起茶壶,为后土斟了一杯茶。
茶水清澈,呈现出淡淡的琥珀色,散发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。
这茶香,不同于后土以往闻过的任何一种灵茶,它没有浓郁的灵气,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道韵,仿佛能够洗涤人的心灵。
“后土祖巫,请品尝。”宁无缺微笑着说道。
后土点了点头,双手接过茶杯,轻轻地抿了一口。
茶水入口,清冽甘甜,回味无穷。
一股暖流,顺着喉咙流入腹中,瞬间传遍全身。
后土感觉自己的元神,仿佛都得到了净化,变得更加清明透彻。
“好茶!”后土忍不住赞叹道。
这茶,绝对不是凡品!
宁无缺微微一笑,说道:“这茶,名为‘悟道茶’,是我闲暇时所制。虽无甚灵气,却能助人静心凝神,感悟大道。”
“多谢道长赐茶。”后土再次向宁无缺道谢。
宁无缺摆了摆手,说道:“不过是一杯清茶而已,后土祖巫不必客气。”

“各位兄长,请看此物。”
帝江接过玉简,将神识探入其中。
刹那间,他的脸色,变得无比震惊。
“这......这是......”帝江的声音,竟然有些颤抖:“好高明的功法!”
其他祖巫见状,纷纷上前,将神识探入玉简之中。
“嘶......”
“这......这功法,简直闻所未闻!”
“太......太强大了!”
“我感觉......这功法,似乎比我们巫族的传承功法,还要强大无数倍!”
所有祖巫,都被这《九转玄土诀》给震撼了。
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玄妙,如此强大的功法。
这功法,仿佛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,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。
“后土妹子。”
帝江深吸一口气,强压下心中的震惊,问道:“这功法你是从何处得来?”
后土便将自己在不周山脚下,偶遇宁无缺,以及宁无缺传授她《九转玄土诀》,并指点她以身合山之事,详细地讲述了一遍。
听完后土的讲述,所有祖巫,都沉默了。
他们互相对视,眼神中,都充满了震惊与不可思议。
“隐世高人......”
帝江喃喃自语:“竟然能随手创造出如此强大的功法,这简直难以想象!”
“后土妹子。”
另一位祖巫,烛九阴开口说道:“你说的以身合山,这真的可行吗?”
后土点了点头,说道:“那位宁前辈说,我巫族,乃盘古父神精血所化,与不周山有着天然的联系。只要修炼这《九转玄土诀》,便有希望以身合山,获得无上神通。”
“后土妹子。”
帝江再次开口,变得无比严肃:“此事,关系重大,那位宁前辈,他究竟是何方神圣?”
帝江的这个问题,也是其他祖巫心中的疑问。
能够随手创造出圣级功法,并指点后土以身合山,这等神通,这等见识,绝非寻常之人能够拥有。
后土摇了摇头,说道:“我也不知宁前辈的来历。但观其气度,听其言语,我感觉宁前辈,绝非我等可以揣测的存在。”
她顿了顿,又补充了一句:“我巫族,自诞生以来,便以盘古父神后裔自居,却从未真正了解过父神的伟力。而宁前辈,却似乎对父神,对巫族,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。甚至比我们自己,还要了解。”
这句话让所有祖巫,都陷入了沉思。
是啊,他们虽然自称盘古后裔,但对于盘古,却知之甚少。
他们只知道盘古开天辟地,身化万物,却不知道,盘古究竟是如何做到的,又拥有着怎样强大的力量。
这位宁前辈,却似乎对这一切,都了如指掌。
甚至,他还指点后土,以身合山,这等匪夷所思的修炼之法。
“莫非......”
一位祖巫,奢比尸突然说道:“这位宁前辈,是与鸿钧道祖同一时代的存在?甚至比鸿钧道祖,还要古老?”
这个猜测,让所有祖巫,都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如果这位宁前辈,真的与鸿钧道祖同一时代,甚至比鸿钧道祖还要古老,那他的实力,将会达到何等恐怖的境界?
“极有可能!”
帝江点了点头,说道:“除了这个解释,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。”
“后土妹子。”
另一位祖巫,蓐收说道:“你能得到宁前辈的指点,这是你的机缘,也是我巫族的机缘!”
“不错!”其他祖巫,也纷纷附和。
“宁前辈,既然指点了你以身合山,那必定有他的道理。我们......应该相信宁前辈!”
“后土妹子,你放心去做!我等兄弟姐妹,定会全力支持你!”
“我等巫族,沉寂了太久,也该让洪荒众生,见识见识我巫族的厉害了!”
......
祖巫们,一个个慷慨激昂,战意冲天。
他们都是盘古精血所化,天生好战,不惧任何挑战。
如今,有了宁无缺的指点,有了《九转玄土诀》这等圣级功法,他们更是信心百倍,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拳脚。
“多谢各位兄长!”
后土看着眼前的十一位祖巫,心中充满了感动。
这些兄长,都是真心为她好,真心为巫族好。
“既然如此。”
帝江大手一挥,说道:“那我们就开始准备吧!为后土妹子,创造一个最好的环境,让她能够安心修炼,顺利以身合山!”
“好!”其他祖巫,齐声应道。
随后,十二祖巫,便开始行动起来。
他们调动各自部落的巫族战士,开始清理不周山上的洪荒生灵。
不周山,乃是盘古脊梁所化,是洪荒世界的中心,也是天地灵气最为浓郁的地方。
这里,生存着无数的洪荒生灵,其中不乏一些强大的存在。
但对于巫族来说,这些洪荒生灵,根本不值一提。
十二祖巫联手之下,更是所向披靡,无人能敌。
他们带领着巫族战士,一路横扫,将不周山上的洪荒生灵,要么驱逐,要么斩杀。
整个不周山,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。
无数的洪荒生灵,惊慌失措,四处逃窜。
一些强大的生灵,试图反抗,但在十二祖巫的联手之下,根本不堪一击,纷纷陨落。
巫族的行动,声势浩大,很快便引起了洪荒其他强大存在的注意。
......
昆仑山,玉虚宫。
三清,正在盘膝打坐,参悟大道。
突然,他们同时睁开了眼睛,看向不周山的方向。
“巫族......这是在做什么?”太清老子眉头微皱,说道。
“如此大动干戈,莫非......是发生了什么大事?”玉清元始天尊,眼中闪过一丝疑惑。
“哼!”
上清通天教主,冷哼一声,说道:“一群没有元神的蛮子,能做什么大事?”
三清虽然是盘古元神所化,但他们对巫族,却并没有什么好感。
在他们看来,巫族,只是一群空有蛮力的野兽,根本不配与他们相提并论。
“不管他们在做什么。”
太清老子缓缓说道:“都与我们无关。我们只需静观其变,继续参悟大道即可。”
玉清元始天尊和上清通天教主,都点了点头,表示同意。
在他们看来,巫族,根本不足为虑。
......
天庭。
帝俊和太一,也正在议事。
他们也感受到了不周山方向传来的异动。
“巫族......这是在发什么疯?”帝俊眉头紧锁。
“如此大规模的行动,莫非......是想与我妖族开战?”太一眼中闪过一丝寒芒。
“不可能。”
帝俊摇了摇头,说道:“巫族虽然强大,但他们没有元神,无法参悟天道,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。”
“那他们......究竟想做什么?”
帝俊沉默了片刻,说道:“不管他们想做什么,我们都必须做好准备。传令下去,让妖族儿郎,严阵以待,随时准备迎战!”
太一领命而去。
帝俊看着太一离去的背影,眼中闪过一丝担忧。
虽然他不认为巫族能够威胁到妖族,但巫族如此反常的举动,还是让他感到了一丝不安。
他总觉得,有什么事情,要发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