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姗姗陆九渊的女频言情小说《心有灵犀by姜姗姗陆九渊》,由网络作家“姜姗姗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姗丫头,你与这个方知青关系很好?”韩大夫也是把姜姗姗当成自家人才会这样问。“方知青特别热心,之前我的字典就是他借给我的,还借给我一本书。”要说那个方知青有所图,可姗丫头如今怎么看都还是一个孩子,在姜老六家里受苦的这么多年,如果这几年不好好的养养,不但会影响寿命,还会不能生产的。上一次陆小子带着她来这里,那个时候全身瘦成皮包骨了,这搬出来短短两个月,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如今的她胖了不少,可依然还是很瘦。那个方知青应该不会打姗丫头的主意。怕也是可怜,才下乡不久,还保持着善意。姜姗姗一回到家里,就提着一个篮子去了知青院。“方知青,方知青......”方知青立即从房间出来,知道姜姗姗给他送蜂蜜来了。“给。”“等一下。”方知青提着篮子回了房...
“姗丫头,你与这个方知青关系很好?”
韩大夫也是把姜姗姗当成自家人才会这样问。
“方知青特别热心,之前我的字典就是他借给我的,还借给我一本书。”
要说那个方知青有所图,可姗丫头如今怎么看都还是一个孩子,在姜老六家里受苦的这么多年,如果这几年不好好的养养,不但会影响寿命,还会不能生产的。
上一次陆小子带着她来这里,那个时候全身瘦成皮包骨了,这搬出来短短两个月,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如今的她胖了不少,可依然还是很瘦。
那个方知青应该不会打姗丫头的主意。
怕也是可怜,才下乡不久,还保持着善意。
姜姗姗一回到家里,就提着一个篮子去了知青院。
“方知青,方知青......”
方知青立即从房间出来,知道姜姗姗给他送蜂蜜来了。
“给。”
“等一下。”方知青提着篮子回了房间。
“姗姗,当学徒难吗?”李艳丽也看到他们之间的互动,不知道篮子里面装的会是什么东西?
是柿饼吗?
方知青从姗姗这里换的,打算给他家里邮寄一些回去?
“我觉得不难。”
“我听说,不少社员去找你,想要知道你怎么当上学徒的?”王楚楚也听说这事。
“对呀,都不相信我识字,还说大队上识字的人不少,我凭什么让韩大夫收我为徒。”
知青们曾经也想过的,但是韩大夫一句,他们小麦苗和草都分不清楚,怎么去分辨哪些药材?
而且他们是知青,不是大队社员。
“那怎么让他们离开的?”有老知青好奇了,来了几年,可是知道一些婶子大娘蛮横不讲理的,打架骂人都毫不手软的。
“考我了,我通过了,他们还认为我作弊。”
作弊?
一些知青不想承认,但也是一个事实。
那就是姜姗姗人家是真的有天赋的。
识字很快,加减法说过一次之后,就能举一反三。
“姜同志,你得篮子,我这里有一张布票,给你。”方知青递上一张布票给对方。
都天冷了,怎么还穿着夏天的衣服,怎么抵抗寒冷。
一早一晚还是有一些凉意的。
“谢谢方知青。”
因为有这一张布票,更是让知青们认为,姜姗姗是跟方知青换东西了。
“姜同志,我也想要换一点柿饼给家里邮去。”这是一个平时话少,但是干活能拿到六七公分的一个女同志,下乡三年了,叫李思雨。
“什么票都能换?”
之前那个柿饼,他们可是品尝过的。
李思雨这一说,有几个知青也想要换一些。
也是想要给家里邮寄一些。
姜姗姗回去一趟,又给他们装了一些带过来,分给他们。
一一收着票,什么糕点票、什么煤油票、布票、棉花票等等。
没有收钱,只收票。
“这是我在山里采摘的枸杞儿,这东西也能补身体,你们一人抓一点。”
补身体?
知青院的知青都知道如今姜姗姗跟着韩大夫当学徒。
“谢谢姜同志了。”
姜姗姗这是每个知青都分了一点,主打一个,跟知青们保持持久,毕竟要从他们这里薅羊毛,想要票只能从知青这里得到。
“你还真的忙。”才一回到家,身后传来一个声音,惊了她一跳。
“天都要黑了,你怎么来了?”
陆九渊脸色不好看,“我听说那些社员去韩大夫那里质问你?”
这事还传的挺快的。
八卦流言。
“关心我?”
这人怎么突然这么关心我了?
“你这一条命,可是我救回来的,我就是来问一下。”
知道了,我的救命恩人,不用天天提及!
如果方知青知道此时姜姗姗所想的,一定会提醒一句:不要双标的太过明显了。
只准州官放火,不准百姓点灯。
陆九渊:这是不耐烦了?
“多谢陆大哥的关心,陆大哥,等一下,我之前在山里摘了蜂蜜回来,你带一瓶回去。”
姜姗姗立即进屋,朝着自己的房间而去,很快拿出来一瓶未开封的蜂蜜递给陆九渊,“给婶子补补。”
蜂蜜?
哪里来的蜂蜜?
山里的确有蜂蜜,但是位置隐蔽,他一年进山掏几次。
“你自己补补。”
还是那么瘦,不过好像长高一点。
“我还有,你就带回去吧。”
姜姗姗才不管,直接就把蜂蜜塞给他。
“我就不留你吃晚饭了。”
陆九渊怀里被塞了东西,看了她一眼,“今天这事,背后有人搞小动作,最有可能是姜大宝他们。”
姜姗姗也猜到了,不过面对陆九渊还是不能露出其他情绪。
除了那一家三口,还有谁计较?
不是一个傻的。
心里明白。
“我知道了,谢谢陆大哥。”
陆九渊抱着一瓶蜂蜜回家,陆母和陆婉婉都看了过来。
“哥,这蜂蜜哪来的?”
家里有蜂蜜,这事陆婉婉知道,但一般都是带着蜂巢一起回来的。
“姜姗姗同志给的,给娘补身体。”
给她补身体?
“吃饭。”
因为之前闹了一出,整个大队都知道姜姗姗成了韩大夫学徒。
而且还识字,都能读报纸了。
还很快认出药材。
“韩大夫,韩大夫,救命,救命。”一个妇人抱着一个孩子急匆匆而来,声音带着急促和慌张。
姜姗姗和韩大夫对视一眼,朝着院子门口处看去,都看到一个小孩子憋的一张脸都发青了。
“我来。”
姜姗姗几步上前,一把接过孩子,海姆立克急救法,给对方按压。
那妇人想要骂人,认为这是姜姗姗想要出风头,一旦儿子出事了怎么办?
可还没有说话,就见儿子喉咙处一个东西喷出来,一张发青的脸,变好了。
“狗蛋,狗蛋,你怎么样?”妇人那个着急呀,这可是她宝贝的儿子。
“他已经没事了,我给他抓一副药,你拿回去熬煮给他喝,今天怕是吓到了。”
韩大夫这话刚落下,狗蛋就哇哇大哭起来。
狗蛋爷奶也跟过来了,看到孙子没事了,终于松了一口气了。
“下一次还敢吞吗?”
为什么姜姗姗会知道的,原主亲眼所见的,她继承原主的记忆,当然也有这一段的。
这婶子见姜姗姗这样说,立即闭嘴了。
怕姜姗姗真的赖上她,让她出鸡蛋,不但闭嘴了,甚至还距姜姗姗远一些。
想要凑上来说道的人,见这老婆子都败兴而归,不敢凑上去了。
“李知青,我是不是长高了一些?”姜姗姗盯着李知青,让她好好看是不是长高了。
“长高了,长高一些。”方知青扫了一眼对方,那眼神扫向他们,一副你敢说我没有长,让你好看的表情。
“对,长高了,长高了。”李知青也附和着。
长高了?
真的长高了?
她也觉得自己长高了。
上一辈子也有一米六八,可如今这原主的身体一米五左右,本来女孩子到发育年纪就那几年,如果错过了,可不想当一辈子的矮子。
不想成为小矮子。
陆九渊:小矮子?好像的确的有一些矮,自家妹妹比她小,都有她高了。
方知青:营养跟不上去,就可能成为小矮子,不过你都这么瘦了,还在乎个子矮不矮这个问题?
陆九渊推着小车看了一眼姜姗姗,等一下过来帮忙。
她那小胳膊小腿的,粮食分下来,一趟也带不回去。
“今年粮食大丰收了,我们应该能分到不少粮食。”
终于轮到姜姗姗了,原主之前可是天天上工的,一个人分了不少粮食。
两百斤稻谷,两百斤红薯,几斤花生。
听到姜姗姗这么多粮食,不少社员都看过来了,特别是姜婆子,想要说什么,最后咽下去了。
可不想让姜姗姗再次提着刀上门,何况今天还有大队干部在,他们敢闹的话,他们挑粪,就会加长的。
“放这车上吧,我帮你推回去。”陆九渊推着空车过来了,而且这话也是通知对方,不是商量,因为他已经把粮食提上车了。
“陆大哥,谢谢你。”
姜姗姗也是真的头疼,如果她自己来搬粮食的话,可是要来回好几趟的。
分了粮食,第二天,就下雨了,姜姗姗又在家里编制东西。
差太多东西了。
如今不用上工,当然要忙活起来了,既然已经在这里生活了,也不想让自己日子过得太过糟糕。
竹桌子,还有竹椅子。
如果当初不是觉得经过竹编村,在那里停留半个月,跟着他们学习。
“姜姗姗,你在家吗?”
“在家,进来吧?”
怎么下雨天,也有人登门?
来人是陆婉婉。
“这是我娘给你做的鞋子。”
如果不是降温了,怕她穿着那个草鞋冷,她也不会这下雨让路都有淤泥了,还来送鞋子。
“这是我一年级的书,我也给你拿来了。”
陆婉婉进屋,上下打量一眼她这屋子,说真的,之前路过,从外面看,以为这房子要塌了,可如今被她收拾一番,屋子里面打扫的很是干净。
“替我谢谢婶子。”
陆婉婉摆摆手,“我还要谢谢你送的布料,这书上有不懂的,可以等我放假回来,你再来找我,到时候我给你讲。”
陆婉婉已经在镇上初中了,陆母心疼女儿,来往奔波,就让她住校。
“行。”
这一年级的书,我会了吧?也不知道我如今算学的几年级的书?
什么?
你会了?
你跟着知青们真的学会了?
“那我先回去了。”
知青院这边。
“也不知道姜同志如今住的地方可漏雨?”
李艳丽听到这话,下意识看向方知青。
如今方知青,是不是太过在意姗姗了?
不会对姗姗有什么想法吧?
李艳丽的心都提着。
“我听说她那房子,屋顶是重新盖过的,应该不会漏雨。”李艳丽的心情很是复杂。
她喜欢方知青,只是未曾跟方知青表明心意。
可也不喜欢自己喜欢的人,惦记别的女同志。
“要不,我们去看看,毕竟如今姜同志也算是我们的朋友了?”方知青提议道。
他一个人去也行,就是怕传出什么不好听的话。
可又想到从姜姗姗那里知道更多关于他溺亡,还有他家人早逝这事。
这可是重中之重的事情。
如今大队暂时没有什么活可以给他们知青干了,他们要开始进山准备柴火好过冬了。
他还打算过年前回家一趟。
这不打听清楚,这心里发毛呀。
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的,甚至还知道死法,试问谁能冷静。
“那方知青,我陪着你过去看看。”
方知青当然没有意见了。
两人就这样一起出门,朝着姜姗姗家里而去。
这让李艳丽眼里带着笑意。
“方知青,你对姗姗像哥哥一样。”李艳丽虽然快人快语,但是也不是傻的。
“李知青,我有一个妹妹,跟姜同志同龄,看到姜同志,我就忍不住想到我妹妹,同年的年纪,一个在学校里面读书,一个却要下地挣工分养活自己。”
听到方知青这样一解释,瞬间就让李艳丽喜笑颜开了。
她是真的误会了。
误以为他喜欢姗姗呢?
“方知青,你上有几个哥哥?”
方知青虽然来大队的时间比不上李艳丽他们的,也算是今年来的新知青。
“上面两个哥哥,下面一个妹妹。”
就是一家四兄妹。
“种下麦子之后,我们知青基本上没有什么活可以干了,最多到时候除草,其他的活,是大队社员们干。”
接下来就要猫冬了。
南方这边,其实还算好的,不像东北那边,冬天太长了,而且特别冷。
两人说着话,到了姜姗姗这边。
“姗姗,姗姗......”
又有人来家里。
“进来吧。”姜姗姗踩着石子路来到这大门口,拉开了篱笆门。
“姗姗,方知青担心你这边漏雨,就过来看看。”
便宜哥哥这是在关心我?
便宜哥哥?
你到底是我亲生妹妹还是同父异母的妹妹?
“李知青,方知青,进来坐。”
当他们看到竹椅的时候愣了一下。
“姜同志,这是你自己编的?”
方知青是真的吃惊的,看姜姗姗这模样,明显就是从小到大吃苦的。
“陆同志......”
陆九渊收下信封和锦旗,又与公安聊了一会儿,送走公安之后,大队干部们立即凑上来看。
“陆小子,居然瞒着我们干了这么大一件事情。”姜大队长拍了一下陆九渊的肩膀,一脸高兴的说着。
怕今年先进大队跑不掉了。
“大队长,还有姜姗姗同志的帮忙。”
“这里还有姗丫头?”
姜大队长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姜姗姗的事情。
“姜姗姗同志从知青那里换了票去镇上供销社买一些东西,她去帮忙喊的公安。”
“都是好孩子,都是好孩子。”
姜大队长还知道,前两天,大队上传出柱子媳妇差一点一尸两命,韩大夫带着姗姗这丫头去给柱子媳妇看,可是让柱子媳妇保下命了。
这姗姗丫头学的认真。
“大队长,前些天,大宝娘还去韩大夫那里骂姜姗姗同志,说她没有良心,说她不孝顺.....”
陆九渊直接告状起来。
“陆小子......”
大队长,你不要这样看我?
“大队长,姜姗姗同志,当初可是我把她救回来的。”
姜大队长微微蹙眉,“姜老六两口子的事情,我知道了。”
如果他们敢闹出什么,那么挑粪就一直是他们的活了。
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出去来。
都说陆九渊勇斗敌、特。
陆母去除草,不少人都凑上来问这事。
“这么大的事情,你怎么没有告诉我?”
女儿去镇上读书,一周才回来一次。
如今家里就只有他们母子两个。
“这不是怕你担心,就没有告诉你。”
可是从别人口中得知这事,还是让陆母不舒服。
另一边家。
“娘,你说什么?”姜大宝都以为自己听错了?
姜婆子骂骂咧咧起来,“有什么显摆的?有什么大不了的?”
姜大宝还是想要求证道,“陆九渊真的抓到敌\特了?”
“是的,这件事情,大队社员都知道了。”
姜婆子还听到另外一件事情,满肚子的火气。
“那个死丫头前几天跟着韩大夫帮忙,救回柱子媳妇的命,柱子娘提了一篮子的鸡蛋去感谢。”
如果当初姜二丫没有单独分出去,这个鸡蛋就能成为他们家的。
还有这当学徒的工作,就能成为她家大宝的。
每天都有工分,工作还轻松。
姜婆子都恨不得把这个工作给儿子抢过来。
“她才跟着韩大夫学习多久,就能救人了?”
姜大宝一副看不起姜姗姗的模样,“她有这本事?”
当学徒很苦很累的。
姜姗姗才跟着学多久了?
“那个死丫头,以前藏着掖着,如今分出去了,就不藏着掖着了。”
姜大宝想到翠花,如果钱凑不齐的话,翠花会嫁给他吗?
“娘,原本我打算在这个冬天,给你娶上儿媳妇,可如今被姜二丫打乱了。”
提到姜二丫,姜婆子更是骂骂咧咧的,“这个死丫头,上儿子没屁、眼....,这个小贱人,居然勾的陆九渊那个死小子打你。”
又是一阵嘴不留情的输出。
骂姜姗姗之后,又骂陆九渊。
都认为是陆九渊打的姜大宝。
“娘,你想想办法。”
姜婆子一张脸更是扭曲,
要等老头子回来,再除掉这个死丫头。
白眼狼一个。
杀千刀的。
让姜姗姗一直在打喷嚏。
“你这是感冒了?”韩大夫瞅着小徒弟,气色不错,不像是感冒了。
“有人想我还是骂我就不知道了。”
至于骂她的人,无所谓。
反正不能少一块肉。
至于想她?
也不知道她来这里之后,妈咪他们会不会想她?
她不见了,他们会派人去寻找吗?
挺想爸妈的。
虽然大平层里有全家福,可照片和真人是不同的。
“那肯定是有人在骂你。”
姜姗姗耸耸肩,“无所谓,随他们骂去。”
小小年纪就看开了。
.........
“二哥,你最近很忙?”
方景源最近一直没有找到线索,有几分烦躁的,视线盯着方莹莹,心中一惊,他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?
说不定能从她身上寻找到一些线索。
整这一出的人,一定会来探查一番的,然后在背后看笑话。
如今三弟下乡了,没有人再陪着她疯闹了,很快就会闹出什么的。
他如今要做的,只需要静静等待就是。
想到这一点的方景源,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“这年底了,厂里的确有一些忙,莹莹,你想要买什么,二哥给你五块钱,你自己去买一些吃的。”
方景源是兄弟几个当中有一些抠门的。
方莹莹也知道这件事情。
“哎呀,二哥,我不是来要钱的,我就是关心二哥,大哥和三哥都不在家,爸爸妈妈平时也忙工作,就剩下我们兄妹两个。”
三弟这下乡之后,她似乎一下子长大了不少。
“莹莹,好好读书,到时候爸妈给你找一个工作,留下来,不下乡。”
这可是把方莹莹吓着了。
大院有不少下乡的,探亲回来,成什么样子,方莹莹是知道的。
“二哥,我会好好读书的。”
她不能下乡。
天天都要下地干活,把一个人晒黑不说,吃的还都是粗粮。
“我是相信莹莹的,好好读书,到时候厂里招工考试,你才有机会考中。”
方莹莹也知道,如今一个工作,都要不少钱,而且有钱也不定能买到工作。
“二哥,我知道了。”
方景源故意为之,想要让她害怕,会不会去找背后之人?
看来有机会,要去莹莹房间找找看看?
如今没有线索,他不应该去外面找。
隔天,看到妹妹去上学了,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了。
进入方莹莹房间,环视一圈,一张床,一个衣柜,一个书桌,开始寻找起来,还注意把东西回归原位。
没有?
是东西没有放在房间里?
方景源视线落在衣柜,打开衣柜,寻找了一圈,找到十几张大团结。
这倒是让方景源微微吃惊了一下。
可是知道莹莹花钱大手大脚的,钱到了她手里,很快就用出去了。
如今却存下这么大一笔钱。
有问题。
而且问题很大的。
没有找到信。
这还是让方景源有了一些收获了。
等把那个儿媳妇娶回来,再来秋后算账的。
“大宝,你好好跟翠花商量一下,趁着这还没有过年,把婚事办了。”姜婆子很有耐心的劝着。
“你就说,到时候翠花嫁过来就当家。”
姜大宝也是真的怕翠花真的嫁给别人,立即去找翠花说这事了。
“老头子,大宝非要娶这个翠花,如今怎么办?”
姜老汉也不知道怎么办?
如果不让大宝娶翠花,怕儿子会与他们有隔阂。
他们可就只有这一个儿子。
这如果娶这个翠花,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钱?
“娶,还能怎么办,你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一番。”
姜婆子能怎么办?
认命的开始收拾院子起来。
“姗姗妹子,姗姗妹子。”外面传来狗蛋娘的声音。
“嫂子,何事,让你这么急?”都跑的气喘吁吁的。
狗蛋娘歇了一会儿,立即说她听到的消息,“有人要上门来给你说媒。”
啥?
姜姗姗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给她说媒?
不是吧,她如今还是一个孩子。
给她说媒,没有毛病吧?
“昨天不是大领导来感谢你吗?还给你送了不少东西,就有人惦记上了,还说如果让你嫁到他们家,到时候去找这个大领导要一个工作。”狗蛋娘一口气就说了出来。
什么?
打她的主意。
这如意算盘打的,也没有谁了。
她才十五岁。
如果不是被人抱走,原主如今还在上初中。
“珊珊妹子,你咋想的?”
狗蛋娘想要知道姜姗姗如何想的?
要不要嫁人?
“嫂子,我可不想那么早嫁人,何况我还要跟着我师父好好学习医书。”
“你还小,这结婚的事情的确不能过早,我跟你提前说了,怕这两天就有人上门来说媒。”
在狗蛋娘离开之前,姜姗姗抓了一把糖给她,“嫂子,多谢你来提醒我,给狗蛋吃的。”
“那我替狗蛋谢谢你了。”
狗蛋娘是真的心疼自家儿子的,但是几个闺女也疼。
“师父,我还小吧?”
韩大夫也听到狗蛋娘说的。
“都是眼皮子浅的,想要走捷径。”
韩大夫这是毫不客气的骂人。
“这事你去找大队长说一声。”
姜姗姗当然知道这事,如果不制止的话,怕麻烦会随即而来。
甚至怕晚上有人偷摸到她屋子那边去。
妈的。
有本事就来,不把你们龟儿子吓、尿,老娘跟你们姓。
好好的富家小姐,如今这里几个月,也学会骂人了。
“叔.....”
姜大队长看向姜姗姗,这丫头居然还提着东西来。
“你来叔这里,怎么还提着东西来?”
“我也是心疼栓子,给栓子补补。”
大队长媳妇看着这一罐麦乳精,脸上的笑容灿烂。
“那婶子这一次就收下了,下一次可不准带东西来。”
“那行。”
大队长媳妇收下东西,就忍不住给两个孙子一人冲了一碗喂他们。
“叔,我这一次来找你,是听说大队上有人给我提亲,我拒绝了,怕她们说我看不起他们,可我还小,我还想要跟着师父好好学习医术。”
姜大队长如今是认可姜姗姗的医术的。
今年也幸好有她帮忙,大队社员一个都没有去卫生所多花钱。
何况这个鱼饲料的事情,说不定还要靠她和老韩。
“好好跟着老韩学习医术,那个鱼饲料的事情,你研究研究一下。”
“叔,有空我一定研究,争取研究出,一年能养出五六斤的鱼。”
姜大队长眼睛一亮,“叔,可就等着,需要人帮忙,需要什么东西,跟叔说,叔让人准备。”
“叔,我们就这样说定了。”
送走姜姗姗之后,大队长媳妇走过来问,“你们在说什么?”
“姗姗这丫头,可是有大出息,我们喂了几年的鱼,愣是不知道可以给鱼喂饲料。”
“鱼还要吃饲料,不是喂草就可以吗?”
“喂饲料长得更快,就好比种地,需要化肥。”
大队长媳妇瞬间也懂了。
这不是为大队出力吗?
姗姗那丫头怎么还提来一罐麦乳精?
第二天就有人媒婆来卫生室这里了。
“姗姗呀,你也不小了,婶子这便给你找一个婆家,你看怎么样?”
“我还小。”
“不小了,可以说亲了,你看那个大壮.....”
“陈婆子,你在这干什么?”
陈婆子不用回头也知道这是大队长。
“我这不是给姗姗这丫头说媒。”
“人家还小,我看你是太闲了,水塘那的鱼要吃草,如果你太闲着,可以去割草喂鱼。”
陈婆子赶紧说,“我还有事情忙。”
就一溜烟的跑了。
这冬天,山里的草都黄了,也就油菜地和小麦地里面有草。
姜大队长可是瞧着大队上好几个媒人上门来给姗姗这丫头说媒,都被他挡回去了。
“叔,喝水。”
姜大队长都想要骂人。
之前姗姗这丫头被分出来,没有人上门来提亲?
如今知道姗姗丫头救了领导的爹,能得到一些好处,就凑上来了。
都把别人当傻子不成。
“姗姗丫头,有空可要研究研究。”
“大队长,你放心,我去镇上找找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书,尽快研究出来。”
韩大夫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。
“可以,可以。”
姜大队长没有一直待在这里,处理那些媒婆之后,才离开卫生室。
另一边。
“婉婉娘,你听说了吗?”
陆母在家做鞋子,隔壁嫂子突然来到家里。
“听说什么?”
“今儿不少媒婆去卫生室去找姗姗那丫头说媒。”
陆母微微吃惊了一下。
“说亲?”
“你家小子当初可是把姗姗那丫头从河里救起来的。”
陆母讪讪一笑,“都过去了。”
以为这事已经过去了,如今旧事重提,陆母只是觉得尴尬。
“昨天不是哪个大领导提着谢礼来了,大队干部都去迎接了,这姗丫头,这搬出来住之后,这长肉了,也长高了,白了不少,也好看了不少。”
只要不眼瞎,都能看出来这一点的。
“女大十八变,长开了,自然就好看了。”
这些婶子不是天天都能见到她,隔上一段时间见到,能不吃惊吗?
提着这一条鱼,进入大平层里面开始忙活起来。
当一锅奶白色的鱼汤出锅,吃着饺子,喝着鱼汤,这鱼是野生的,味道很不错。
明儿用大平层的小撒网,多弄一些鱼,能放在大平层,如今这大平层成了她的一个移动仓库。
“哥,你是不是去姜二丫家里了?”
陆九渊纠正道,“她改名字了。”
她哥不会真的对姜姗姗有想法吧?
姜姗姗还没有她高,也没有她好看。
反正她不会认姜姗姗的。
陆母正在给堂屋门口,做衣服,也听到他们兄妹两人的对话,眼底情绪有一些复杂。
怎么那个姜同志没有来知青院了?
再忙什么呢?
还有她为什么说自家是早逝的命?
这见不到人,怎么从对方那里打听到,为什么说他一家是早逝的命运?
如果是真的,方知青想要改变。
他上面两个哥哥,下面一个妹妹,妈妈是医生,爸爸是厂长,怎么看都不像是早逝的命?
可姜同志如今打猪草,根本不去地里上工。
他这边着急,还有几人也着急。
“爹娘,我不想去上工。”姜大宝被迫下工,哪怕干的的活也算是轻松,可对一年到头下不了的几次地,如今一下子去上工,别提多么累了。
“马上就要秋收了,等秋收之后,你就在家里歇着。”姜婆子劝慰好儿子姜大宝之后。
想到姜二丫那个死丫头。
“那个死丫头,给老娘等着,等秋收之后,看我怎么收拾她。”
姜婆子还是打算把姜二丫嫁出去,大不了到时候少收一些彩礼。
养了十年,不可能什么都得不到。
姜老汉也是满脸怨恨,如今挑粪,一身的臭味。
一家三口,都恨死姜二丫了。
被他们怨恨的姜姗姗,满脸的喜悦。
因为她终于找到天麻了,野生天麻。
还不是一点。
没有全部挖完,但是也挖了一大半。
她还用撒网,从河里弄到不少鱼,有草鱼、鲫鱼、花莲、白莲,翘嘴鱼,胖头鱼,还有小鱼小虾。
还在山里找到了木耳,赤灵芝、鸡枞箘。
她也算是明白了,为什么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。
大平层的客厅里面堆了不少好东西。
“姜姗姗......”
姜姗姗听到声音,回头一看,居然是陆婉婉。
“有事?”
之前陆婉婉对她很是嫌弃的,一副生怕她黏上去。
“我娘给你做了一双鞋子。”
做了一双鞋子?
大平层里面有不少鞋子,可她不敢传出去。
“那谢谢婶子了。”
这小姑娘,怎么有一些别扭呢?是因为我用布换了她的旧衣服吗?
陆婉婉:你怎么知道的。
“我听说你在学习识字,我家里有书。”
刀子嘴豆腐心。
“行,等秋收之后,我去找你,学校还在上课吗?”
“放假了,本该早就放假了,可前几年大队上不少孩子趁着暑假去河里捉鱼,淹死好几个,如今上学的孩子,放暑假都要继续读书。”
不然早就放暑假了。
原来如此。
以为这里的暑假都必须读书。
还以为这里的小孩子从小就开始卷起来。
“我先回去了。”陆婉婉看了一眼姜姗姗,背着空背篓回去了。
她也是割猪草来交工分。
割猪草是小孩子和上了岁数的老人的活。
“娘,姜姗姗长胖了,还白了。”吃饭的时候,陆婉婉突然冒出这一句话。
“挺好的。”陆母还看了一眼儿子,怕儿子对那个小丫头有想法。
前几天送鱼。
秋收之后,定要给他好好相看相看。
“同志,这是三七和一些天麻。”
这个收购员姓周,名建设。
周建设打开上面盖着的粽叶,露出里面的药材。
不得不说,这小姑娘的运气还挺不错的。
这一次这两样东西更贵。
“这个是灵芝吗?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。”
卖了一百多,这让姜姗姗满意的不行。
不能再来卖药材,不过这明面上一百多,也算是够用了。
又去了一趟供销社。
“姐,我娘让我给你送一点菜来。”
王大姐正与同事闲聊,就看到姜姗姗,眼睛一亮,上一次那一只野鸡,炖汤的,一家老小吃的,还想第二顿。
王大姐跟同事打了一声招呼,就带着姜姗姗往家里走去。
“妹子,你来了。”
这一次姜姗姗依然换的是布。
秋收开始。
姜大队长作为大队长,用着喇叭讲了一番,才宣布开始秋收。
为了早点把粮食收回来,秋收期间,社员们都在大队食堂吃饭。
这大队食堂,一年也就开一两次。
秋收期间男社员能拿到十二公分,女社员能拿到十公分。
姜姗姗被分到知青队这边。
最开始弯腰割稻谷,很不习惯,可看着社员们和知青们都弯腰割起来,而且每个人都分好了,割完才能下工。
频繁弯腰,老腰扛不住。
视线落在不远处的方知青身上。
方知青,你割的也太慢了,身体果然很弱。
好几天都没有听到姜姗姗心声的方知青,突然又听到这个心声,差一点就割到自己手了。
找她的时候,到处都找不到。
今天见到了,又说他身体弱。
第一天姜姗姗扛住了,可回了家,在浴缸里面泡着,才让身体舒服了一些。
第二天累得,吃东西都没有胃口了,不管是吃饺子,还是她秋收之前准备的包子,还有牛排,都没有什么胃口。
怕中暑,上工之前还喝一瓶藿香正气液。
她可能中暑了,喝了一瓶藿香正气液没有多久,就一种呕吐感觉。
让姜姗姗一下子泪目了,忍不住哭了出来。
她得知来这里没有哭,进山挖药材挣钱,没有哭,可如今秋收,她累的不行,再忍不住的哭了,嚎嚎大哭。
“妈妈,我想你了,哥,我也不催你给我找一个嫂子了,爸爸,我想要陪着你钓鱼。”
痛哭一场之后,姜姗姗的心情更是低沉,她快三十岁的人,有一些尴尬,小时候哭过,长大就很少哭了。
“姜同志,你这是中暑了?”
姜姗姗听到这个声音,狂吐槽起来,我以为方知青的身体弱,原来我自己的身体更弱,我高看我自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