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小说 其他类型 重生八零,李老太她抛夫弃子刘勇刘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
重生八零,李老太她抛夫弃子刘勇刘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连载
继续阅读
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

本书作者

真威武

    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勇刘琴的其他类型小说《重生八零,李老太她抛夫弃子刘勇刘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真威武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李书萍平时性子那么软,那么听他话的一个人,今天会突然那样,肯定昨天晚上忙得太晚,没睡觉脑子出了问题,竟然连他都敢打。等她清醒过来,指不定怎么后悔呢。刘琴:“那我就等着了,只要她好好跟我道个歉,我还是愿意在这个家里跟她好好相处的。”“爸,你看琴琴多明事理,不像我妈……”林建设撇了撇嘴,都懒得说他妈了。刘琴嗔怪地睨了他一眼。“啊切,啊切……”李老太躺在病床上打了两个喷嚏。跟她挤一张床上的林小玉听见了,以为她冷着了,忙把被子往她那边拉了拉。李老太按住她的手,“不用拉,妈都盖着呢,打喷嚏准是你爸他们在骂我呢。”“爸爸也太过分了。”林小玉噘着嘴小声嘟囔。李老太冷哼,“他是死性不改。”孩子们没成人前,他是使用暴力,老了就使用冷暴力。“你爸和你两...

章节试读


李书萍平时性子那么软,那么听他话的一个人,今天会突然那样,肯定昨天晚上忙得太晚,没睡觉脑子出了问题,竟然连他都敢打。

等她清醒过来,指不定怎么后悔呢。

刘琴:“那我就等着了,只要她好好跟我道个歉,我还是愿意在这个家里跟她好好相处的。”

“爸,你看琴琴多明事理,不像我妈……”林建设撇了撇嘴,都懒得说他妈了。

刘琴嗔怪地睨了他一眼。

“啊切,啊切……”李老太躺在病床上打了两个喷嚏。

跟她挤一张床上的林小玉听见了,以为她冷着了,忙把被子往她那边拉了拉。

李老太按住她的手,“不用拉,妈都盖着呢,打喷嚏准是你爸他们在骂我呢。”

“爸爸也太过分了。”林小玉噘着嘴小声嘟囔。

李老太冷哼,“他是死性不改。”

孩子们没成人前,他是使用暴力,老了就使用冷暴力。

“你爸和你两个哥都觉得我不对,不该闹,你觉得是妈不对不?”李老太问女儿。

林小玉皱眉,“他们都那么欺负您了,本来就该闹了,明明是我爸他们不对,看着你被刘家人欺负也不阻止。也是我在厨房帮忙不知道,不然我肯定会阻止他们欺负您的。”

李老太叹了口气,搂着女儿声音有些哽咽,“这个家,只有你知道心疼妈。”

林小玉抱紧妈妈,“您是妈妈呀。”

虽然妈妈平时,不是让她做这个就是做那个,要不就是说她这里没做好,那里没做好,可依旧是她最爱的妈妈。

第二天是星期天,早上在医院食堂吃过早饭,李老太才办了出院手续出院。

在医院门口等公交车的时候,李老太一低头,发现女儿林小玉的脚指头都从布鞋里钻出来了,鞋明显小了很多。

她仔细回忆了一下,自己是啥时候给女儿买过鞋,才发现近一年半自己都没给女儿买过鞋了。

她又想了想是什么时候给儿子买的鞋,给老大是年前买的,老二是上个月,还买的是皮鞋。

“你就是偏心,就是重男轻女,你那么喜欢儿子,对你两个儿子那么好,他们看都不来看你。”

女儿说她偏心的话,又在耳边响起。

原来,女儿真的没有冤枉她。

林小玉发现妈在看她的脚,不好意思地把脚指头缩了回去。

这个举动,让李老太心里一酸。

“鞋不合脚,都顶破了怎么也不跟妈说。”

林小玉小声说:“我说过的。”

一个月前她就说过自己的鞋破了,妈说她知道了,过了几天去商店买了鞋回来,她以为是她的,兴冲冲的想拆开,妈还板着脸说:“别动,那是你二哥的。”

还是买给二哥结婚穿的皮鞋。

她心里生气,觉得妈心里只有两个哥哥没有她,她都说过自己鞋不合脚破了,妈却只记得给二哥买鞋,不记得给她买。

为了赌气,她也没再提买鞋的事,就看妈什么时候发现该给她买鞋了。

李老太:“……”

公交车来了,李老太牵着林小玉的手上了车,买了两张到国营商店站的票。

林小玉见她妈不是要回家,而是要去国营商店,心里就想,会不会是想带她去买鞋。

就开口试探,“妈,咱们不回家吗?”

李老太:“不回家,先去国营商店给你买双鞋。”

……

捧着鞋子走进大院的时候,林小玉脸上的笑都还没下去。

看到女儿高兴成这样,李老太是又高兴又觉得心酸。


“走,进去选。”

何帅领着两人进了厂子,李老太挑了一张一米五的上下床,上层窄点有一米二宽。

一个双开门的衣柜,一套桌凳,一张书桌,一个五斗柜,一个洗澡洗衣服用的大木盆。

架子床和衣柜稍微贵一点,但比市场价也便宜不少,加起来花了一百二十五。

李老太加了五块钱,厂里的车可以直接送到家里去,何帅跟着一起送货。

李老太和王大妈也挤上了货车,坐着一起回去。

货车路过18号院的时候,李老太让停了车,和王大妈一起下车。

李老太和王大妈一起把两个大包袱从家里搬了出来,又用钥匙把门锁上。

“书萍你这是要搬家了?”赵大妈从家里走出来问。

李老太点头,“是呢。”

“要搬哪里去?”赵大妈走上前,一起住了几十年的老家妹,要搬走了, 还真是舍不得。

“就23号院,有空了去找我玩儿。”

赵大妈皱眉,“怎么搬到哪里去了?听说那个院儿里的人可都恶得很。”

李老太:“这不是住房紧张吗?能租上那个院儿里的房子都还是我运气好呢”

“要是在那边受了欺负,就回来找我们,我们去跟你撑腰。”赵大妈特别仗义的拍着胸脯说。

李老太心中一暖,“行。”

赵大妈说要过去帮忙,但货车挤不下了,她就让李老太她们先走,她走路过去。

货车停在23号院门口,动静引得院儿里没班上没学上的大人小孩儿,都跑了出来看热闹。

“货车,好大的货车。”

“上面都是家具。”

“全都是新家具。”

孩子们围着货车跑,叽叽喳喳地叫着。

大人们的目光,则是带着探究,审视,极个别也带着羡慕和嫉妒。

“姑娘,你今天就搬来了呀?”昨天说过两句话的白发大娘,笑着跟李老太打招呼。

李老太笑着应了一声,又冲着其他邻居道:“我姓李,叫李书萍,我还有一个女儿叫林小玉在上学,以后跟我一起住这里,还请诸位邻居多多关照。”

今天搬过来了,还是要跟邻居们打个招呼。

这新搬来的都笑着打招呼了,23号院的邻居们也笑着跟她打了招呼,客套了两句。

李老太也知道这些邻居的姓名。

李老太和王大妈一起,把两个大包袱先从货车上下了下来,拿进屋里。

何帅和开车的司机在外头下家具,23号院的邻居们,也就站一旁看着,也没一个人主动上去搭把手。

李老太和王大妈放下东西后就出来帮忙,家具下到一半,赵大妈来了,也加入了进来。

李老太和王大妈抬着桌子搬进屋,赵大妈跟在后头提着两个凳子。

“这23号院儿果然是名不虚传,你家具这么多这么重,这些邻居连个搭把手的都没有,就干站着看热闹。”赵大妈小声吐槽道。

李老太不在意地道:“人家跟我无亲无故的,帮忙是情分,不帮忙是本分。”

她觉得这没啥好说的。

王大妈:“话是这么说,但远亲不如近邻,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也是应该的嘛。你像我们院儿里,但凡来了新人搬进来,那个不去问一声需不需要帮忙的。”

“就是。”赵大妈点头附和,又看着李老太道,“你这个人一直就是个老好人,性子又软。到了这里,可别再看到别人有要帮忙的,就冲过去帮忙了。要多几个心眼儿,别吃亏被人占了便宜。”

李老太知道她们都是为她好,才跟她说这些话。


李老太看都没看林永年,径直走进从堂屋里隔出的小卧室,弯腰在床底摸了个盒子出来。

打开盒子,原本还有一千块钱的盒子里,就只剩八百多了。

她把盒子里的钱,全部拿了出来,用手绢包着,打开衣柜塞进了自己冬天才穿的线裤口袋里。

免得林永年那老不死的,拿给老大媳妇儿。

林永年早就听见赵大妈她们喊书萍的声音了,故意拿了张旧报纸来看,等着老太婆进屋了后主动跟他说话,她要是态度好,自己就不跟她计较昨天的事了,没想到她就这么进屋了。

林永年气得放下了手里的报纸,她昨天闹成那个样子,让他们一家人丢了脸,被人看笑话,还把他脸抓得见不了人,她还不理上人了。

林小玉看她爸生气了,也不敢说话,默默收拾家里。

李老太换了一身衣服出来,就看到女儿在默默收拾,这个家,除了她和小玉就没人会主动收拾。

就算家里这么多人,也都闲着,也要留着她给小玉收拾,李老太忽然觉得, 自己把女儿教得太懂事了。

这样懂事的小玉,就是下一个自己。

说小玉是下一个自己也没错,因为上辈子,小玉嫁错了人后,也是一样为了家庭和孩子吃苦受累,嫁了个那样没出息的男人也没离开,四十岁就把自己熬成了那副样子。

想起小玉上辈子的样子,李老太就心疼啊。

“收拾啥呢,这家里是没人了吗?用得着你一个孩子收拾。马上高二了,还不知道抓点紧看书学习,看书去。”李老太推了林小玉一把。

上辈子她记得小玉高一和高二的成绩都挺好的,不知道为什么,上了高三成绩就下降了。

高三下学期更是逃起了学,跟张铁军耍起了朋友,不顾他们的反对,要死要活的跟张铁军结了婚,开启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。

这辈子,她一定要抓小玉的学习,更要防着她跟张铁军那个混蛋再谈上恋爱。

这八几年的大学生, 还是很吃香的,大多读出来都是端铁饭碗的,要是小玉也能考上大学,她以后的人生会轻松很多。

林小玉怔怔地看着她妈,以前妈都是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有用,要勤快能干,眼里有活,才能找一个好婆家的。

今天怎么还不让她干活,让她看上书了?

“还愣着干什么,还不快去,要是这个期末考试,你下了年级前二十名,我打烂你的屁股。”李老太为了女儿能专注在学习上,凶巴巴地恐吓,还拍了女儿屁股一下。

她记得,女儿的学习成绩,一直都在年级前二十左右。

林小玉用手捂着被打的屁股,不但没害怕,反而笑了。

“妈你放心,我肯定不会下年级前二十。”不但不会下二十,她还要进年级前十。

因为妈一直说女孩子,读那么多书没用,成绩好也并不能得到父母的夸奖,所以林小玉在学习上面,一直都提不起什么劲。

即便这样,她的成绩也不错。

要是发发力,进年级前十妥妥的。

林永年也一脸奇怪地看着李老太,她这是是转性了,竟然还让小玉别收拾去看书学习,她什么时候在意过小玉的学习?

见林永年在看自己,李老太翻了个白眼。

“……”林永年气得瞪大眼睛,“你还翻我白眼?”

就翻,李老太又翻了一个。


她这鸡蛋应该是去农村收的,鸡蛋供销社是5分钱一个,她应该是去农村收的,能再便宜个1分钱,就是4分钱一个,她卖1毛钱一个,这煤炭茶叶的钱,一个鸡蛋再给她算1分钱的成本,她一个鸡蛋净赚四分钱。

她这一锅五十个鸡蛋,以前李书萍每天下班路过的时候,都看锅里没几个了,应该是能卖完的。

10个就是4毛,5个4毛就是2块,一天2块,一个月就是60块!

这可比林国栋的工资都高,这可真是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。

周翠兰一怔,这巷子的人都瞧不起她是摆摊卖茶叶蛋的,买她的茶叶蛋,都一副高高在上,觉得是在照顾她的生意帮她的样子,这还是头一回有人说,她这个生意比那些上班儿的挣钱。

自己隐藏了这么久的秘密,竟然就这么被她看破了!

看她的表情,李书萍就知道,她是不想让人知道,她做这个生意是挣钱,只想闷声发财,就笑着说:“你放心,我不会跟别人说的。”

“李姐你这眼睛可真是厉害。”周翠兰冲李书萍竖起大拇指,“既然你看出来了,我也不瞒你,这摆摊做生意是比上班强。就像咱们这巷子口,在这里摆摊也不会有人撵,每天早上上班,下午下班,人来人往的人流量也大,我这鸡蛋基本上是不会剩。就一点不好,下雨的时候不能出摊。”

“不需要办什么证件吗?”李书萍问。

“咱们路边摆小摊的,又不是那搞个体户开店做生意的,要啥证件?只要不去那大单位门口,还有中心街那块摆,都没人管。”

周翠兰说着说着,看着李书萍问:“李姐,你问得这么细,该不会是也想摆摊儿吧?”

李书萍点头,“有这个想法,不过你放心, 我不会卖茶叶蛋。”

周翠兰就笑,“我也知道你李姐不是那种会跟人抢生意的人,现在卖吃的还是很赚钱的,国营饭店态度差味道不好,个体的饭店也没见有人开。家里的东西吃腻了,大家就想要换换口味。”

“我是知道,这附近摆摊卖油炸糕,煎饼,胡辣汤的生意都不差。”

“还有摆摊卖胡辣汤的?”李书萍面露惊讶之色。

“生意好着呢,就在三毛钱一碗,多的是人去吃。”

李书萍的心狠狠动了。

在外头转悠了一圈,打点李书萍就回家煮午饭了。

袁大娘依旧坐在门外纳鞋底儿,看到李书萍还笑着打招呼,“书萍回来啦。”

“大娘,家里做着饭呢?”

袁大娘笑着点头,“我儿媳妇儿在做呢,中午在大娘家一起吃呀。”

春宝妈在自家门前择菜,听见这话在心里骂了一句“假模假式。”

“不了,我家早上还剩了点小米粥,我中午热热吃就行了。大娘, 你家还借酱油不?”

袁大娘被问得一怔,旋即笑着摇头,“不用了,上午我儿媳妇去供销社打了。”

“打了啊,那昨天借了我的酱油就可以还了吧,我这就回去拿碗。”

袁大娘脸上的笑容一僵,这个李书萍问还借不借酱油,是为了让她还酱油做铺垫?

最关键的是,她竟然会主动要自己还酱油!

早上才被怼过的刘明香,站在自家厨房门口嘲讽道:“都说远亲不如近邻,借她点酱油用,都问着让人还,就没见过这么小气的人。”

李书萍脚步一顿,皱眉看着刘明香说:“你个年轻人懂什么,老话说:有借有还再借不难,借了不还全家死完!我是小气,舍不得那点儿酱油吗?我是为了袁大娘一家好。”